纪检监察机关持续强化政治监督 护航“十四五” 担当显忠诚
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
办好群众“关键小事”|疏堵清障推动老旧小区改造

便民服务送上门,司法温情暖人心

发布时间:2025-10-21  来源:中国法院新闻网  字体大小[ ]

  法院讯(王春玥)2025年10月15日,因当事人伤病出行不便,集安市人民法院清河法庭工作人员主动登门,到当事人家中为其办理案件。他们以“上门办案”的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便民理念,让当事人在贴心的司法服务中,收获了满满的温暖与关怀。这起案件的上门办理并非偶然之举,而是清河法庭长期坚持司法便民服务理念的生动缩影。

  一直以来,清河法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,围绕“让群众少跑腿、让服务更贴心”的目标,将便民服务的宗旨贯穿于司法工作的每一个环节。针对老人、病患、残疾人等群体行动不便问题,法庭采取上门方式办理案件手续、送达法律文书、开展调解工作,减少群众往返奔波,提升群众诉讼体验感;针对外地当事人往返法庭成本高、耗时久的问题,法庭全面推广线上服务,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法律文书电子送达、远程开庭、线上质证等功能,让外地当事人无需奔波,在家中即可参与诉讼流程,大幅降低诉讼成本,提升案件办理效率;针对当事人跨部门办事跑腿多、效率低的问题,法庭联合公检法司、综治中心等部门,推行多部门联动机制与首问负责制,打造一站式服务体系。群众有需求时,只要找到首位接待人员,便能获得全程指引与办理,多部门信息共享、协同处理,避免群众在不同部门间反复奔走,真正实现“一次受理、一站解决”。

  清河法庭推出的各项便民举措,不仅缩短了司法服务与群众的距离,更让群众在每一次案件办理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与效率。未来,法庭将继续坚守初心,立足群众需求,深化便民服务,以更精准、更高效的举措打通司法为民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让司法便民落到实处,让贴心服务触手可及。

中国法院新闻网责任编辑亓淦玉

【免责声明】:以上图、文、音/视频文章内容转载于网络(本网原创文章除外),其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或归属权利人。我们尊重原创,也注重分享。转发推广仅供学习参考之用,禁止用于商业用途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仅供交流学习了解法律、法规、政策,如无意侵犯到贵公司或个人的知识产权,部分文章转发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,若来源标注错误或无意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本网制作采编部QQ号: 3555333776,微信号:GAN160003,请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。电话:010-89525216。本网投稿邮箱:3555333776@QQ.COM。通讯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朝外雅宝路12号(华声国际大厦)1层 1 2 1号。本网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为尊重和维护原创权利,请转载时务必注明原创作者、来源:XXXXX网站。
点击查看更多评论>>发表感言:
验证码,看不清楚请点击更换。